BURGES 編輯群・造型品專題
繼上次帶來油頭的造型演變,
這次要介紹男士造型品的元老,
近幾年在全球掀起一波熱潮的髮油 Pomade。
- 髮油究竟在紅些什麼?
- 有哪些知識是需要知道的?
- 又有哪些錯誤的迷思呢?
按照時代演進,分成四大階段介紹,
將從歐洲的法國開始說起。
起源
油頭造型最早開始於 18 世紀的法國
早已晉身為油頭玩家的部分成員們, 一定耳聞過 –
龐畢度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 ( 1721–1764 ),
當時她以梳子與盤髮將頭髮全後梳整、並將前額梳高引領風潮。
然而當時這樣的髮型,在歐洲的男士之間還沒有流行;
18 ~19 世紀初當時歐洲上流社會的男士,
在正式場合中,會戴著你在電影中看到法官在戴的那種假髮。
至於髮油的出現這部分並沒有正式的記載,
只能大略推測一些較可信的史說。
同時以歷史中所留下的畫作、或是攝影圖像佐證。
目前男士所使用髮油的出現是大約在 18 世紀;
不過其實在羅馬帝國時代,
歐洲部分民族就有使用類似髮油效果的造型用品,
當時是用類似肥皂的物質就是了。
約 17 世紀・髮油的正式誕生( 目前較為可信的時間 )
當時的髮油( 油性髮油 )主要配方是什麼?
動物油脂 + 蠟 + 蘋果泥
對的,你沒看錯。
一開始的確實是用動物油脂( 熊、豬 )去製作,
混合一些果實碎泥( 通常是蘋果泥 ),
Pomade 意思是油膏,後來衍伸髮油的意思,
原為法文而字源是拉丁文的蘋果 pomme。
這樣做的主要原因:動物油脂本身能夠具有 “ 保存香氣 ” 特色,
抹上頭髮也能散發果香味。
另一個原因:利用油脂&蠟在低溫時凝固的特色去定型,
因為當時歐洲普遍天氣都是涼爽偏冷,
男士可以單用此配方做基本塑型。
當然早期這類的髮油,
只能在涼爽、年均溫大約 15 度的歐洲普及;
若是在亞洲、台灣悶熱的地區,
使用早期這種近乎 “ 純油脂&蠟的髮油 ”,
男士們一定會覺得頭皮很悶、想趕快洗掉;
後來改良的髮油就有解決了這問題。
20 世紀初・髮油第一次改良
起源歐洲,於美國大鳴大放
主要原因是|工業技術進步、價格降低、保存期限延長
當時的歐洲局勢正處於膠著的戰爭中,導致 :
英國:戴高帽的英倫紳士沒落
美國:黃金十年的發展階段,新上流社會紳士崛起
“ 梳油頭 ”&“ 蓄鬍 ”成為當時富有的象徵、眾人追隨的指標,
因而美國當地許多的男士髮用品牌崛起,
直到 1930 年-經濟大蕭條影響,
在麵包都快買不起的狀況,只好默默換上扁帽。
隨著經濟復甦 1950 年代搖滾文化崛起 ,
美國鄉村搖滾巨星:貓王( Elvis Presley )在全球走紅,
男士們眾相模仿他的油頭造型,
在台灣男士們的 “ 西裝頭 ” 也開始有了變化,
燙髮、髮油抓髮型蔚為時髦 ,
可以問一下長輩,那年代有個很紅的 “ 賓士髮油 ”;
但當時的髮油很亮、香味也非常濃就是了。
21 世紀・髮油的第二次改良
你還停留在髮油就是很油、很亮的舊觀念嗎?
髮油這次的改良,可為男士的一大福音 –
21 世紀初將 Gel( 髮膠 )混入傳統的髮油中,
水洗式髮油於是誕生了,改善傳統油性髮油不易清洗,
以及改善夏天不夠清爽的缺點、定型效果。
這次的改良大受歡迎,
因此髮油品牌進入百家爭鳴的局勢,
但這十年內推出的水洗式髮油,
光澤度都較明顯、很亮、香氣過於濃郁,
對於臺灣男士喜歡呈現低光澤的內斂造型感,還是不太習慣;
因此我們針對當代男士的喜好-
進行再度的改良,大幅降低光澤、與植物精油調配的淡香氣。
當代・Water-based / Water Soluble Pomade 水性髮油
把產品做出來那叫技術;讓作品令人感動那稱為工藝
成分的調配、塑型感與一般造型品『 大不同 』,
快速塑形、定型、獨特的 ” 俐落感 “,
將油頭、上抓髮型一次梳整到位的塑形力,
是一般凝土/髮蠟無法匹敵的,
才得以在男性造型品中持續稱霸一方。
不敗的經典油頭髮型,仍舊穩坐男士造型的王位。
主要原因在於:髮油的造型效果呈現,
將油頭、上抓髮型一次梳整到位的塑形力,
是一般凝土/髮蠟無法匹敵的。
HERCULES 經典水性髮油
=髮油+髮蠟+髮膠+定型液
髮油的製程已經 16 年沒有大幅度革新;
因此這次我們以當代工藝-結合-原有的工法,
加入新技術&成分來詮釋髮油的新經典,
並特別邀請眾多男士、髮型師測試,
針對悶熱的亞洲氣候、亞洲男士髮質去做設計。
全新改良過後的膠體,擁有如麥芽糖一般的牽絲&彈性,
讓頭髮更定型、清爽、好清洗,
並強化蜂蠟的重塑效果,
即便拿下安全帽亂了也不怕,隨手抓整重塑即可。